六四平反無期,海外港人流亡悲悼,園區辦嘉年華壓境

(SeaPRwire) –   隨著北京天安門廣場鎮壓事件 35 周年臨近,身為現代中國歷史血腥篇章的著名學者何韻詩忙於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之間飛來飛去進行一系列演講。每次演講旨在為那些不能發聲的人發聲。

1989 年,政府軍對學生領導的爭取民主示威者開火鎮壓,造成數百人,甚至數千人死亡,這仍然是中國大陸的禁忌話題。在曾經是紀念自由燈塔的香港,哀悼這起事件死難者的 6 月 4 日大型年度守夜會已經消失,這是這座城市在 2019 年發生大規模反政府抗議活動後打壓持不同政見者所造成的一種犧牲。

去年,在香港當局拒絕她續簽簽證後,何韻詩失去了她的學術職位,這廣泛地被視為這個金融中心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ая自由度下降的一個跡象。儘管演講日程排得滿滿當當,但這位 1989 年中國南部城市廣州的前抗議者認為這是她的職責。

「我們無法再在香港點亮蠟燭。所以我們將在全球各地點亮它。」

由於北京強硬的政治立場有效地撲滅了其境內任何大規模紀念活動,海外紀念活動對於保留天安門鎮壓事件記憶變得越來越關鍵。在過去幾年裡,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台灣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關於這一主題的演講、遊行、展覽和戲劇。

這些活動播種希望,並抵制了抹去記憶的激進努力,特別是那些在香港出現的努力。 2021 年,這座城市的警方以 2020 年頒布的一項已幾乎消滅了公開異議的全國安全法為由,指控組織守夜活動的一個團體的三名領導人煽動顛覆。隨後,該團體投票決定解散。與天安門有關的雕像也從大學中被移除。

上週,根據一項新的本土安全法,香港警方逮捕了七人,懷疑他們涉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紀念天安門鎮壓事件的內容而煽動叛亂。一份基督教報紙,通常在該事件週年紀念日之前發布與該事件相關的內容,在頭版上幾乎留下了空白。它表示,它只能將文字變成空白方塊和空白,以響應當前情況。

星期二,曾經舉行守夜活動的公園將被親北京團體舉辦的狂歡節所佔據。

然而,企圖讓紀念努力保持沉默並沒有從坦克駛入北京中心以鎮壓持續數週、蔓延到其他城市並被視為對共產黨統治的威脅的學生領導抗議活動後那一代思想自由的中國人的腦海中抹去令人痛苦的記憶。

當時 17 歲的何韻詩回想說,像她這樣的抗議者都是出於對國家的熱愛走上街頭的。鎮壓事件發生時,她在電視機前度過了整夜,無法入睡。在她返回學校後,為了通過考試,她被要求背誦官方說法,即政府成功地平息了一場騷亂。

「我從未殺過任何人。但我這些年來一直背負著那倖存者的內疚。」

為了保留這起事件的記憶,去年 6 月在紐約開館了一座專門紀念天安門鎮壓事件的博物館。它的展品包括一件沾滿鮮血的襯衫和學生抗議者使用的一個帳篷。

由守夜組織者經營的類似博物館於 2021 年在香港關閉。

截至 5 月初,它的理事會主席王丹,也是天安門抗議活動的一位前學生領袖,估計紐約博物館吸引了大約 1,000 人,包括中國移民、美國公民和香港人。王丹表示,為了擴大受眾,他計畫在美國的大學校園舉辦臨時展覽,並可能在長期內在其他國家舉辦。

他說海外紀念活動至關重要,因為中國大陸和香港人可以在線上看到海外紀念活動。

「這可能會產生影響,因為那裡年輕人早就知道如何使用 VPN 規避網路審查。」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歐洲歷史和記憶研究教授艾琳·西爾普表示,海外紀念活動讓記憶得以傳播和延續,讓其他人和後代可以獲取。

但她也說,這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將記憶適應到新的地方可能會在未來冒著讓它們分散或失去情境的風險。

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的記憶研究學者艾莉森·蘭茨伯格說,海外努力有可能激勵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面臨自身挑戰的其他地方的人們。

她說,為了傳承記憶,電影和電視劇對於人們承擔他們未曾經歷過的事件記憶來說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

她表示,去年在台灣開始,今年在倫敦繼續上演的關於鎮壓事件的海外舞台劇,有更大的可能建立這些聯繫並潛在地接觸到更多的觀眾。

「當你有一個戲劇性敘事時,你就有能力以一種親密的方式讓觀眾融入故事中。」蘭茨伯格說。

上週,倫敦一家戲院的觀眾在觀看了舞台劇《5 月 35 日》後,一些人眼淚盈眶,顯然被感動了。這個標題巧妙地提到了 6 月 4 日的鎮壓事件。

該劇由移民英國的香港人明仔製作,講述了一個老年夫婦希望妥善哀悼他們 1989 年去世的兒子的故事。這部戲劇的導演金·皮爾斯出生於 1980 年代的英國,她表示這場悲劇從很小的時候就引起了她的共鳴,有一次當她讀到詹姆斯·芬頓的詩《天安門》時,她一次感動落淚。她表示,參與這個專案讓她進一步加深了與這些故事的聯繫。

現年 64 歲的英國劇院觀眾蘇·托馬斯也發現這部戲劇非常感人。「尤其是現在我作為一名父母,這讓我想得更多,而且是一種更發自內心的方式。」

在劇場,學者何韻詩擔任劇後演講者之一,向觀眾分享了她的掙扎和工作的動機。她說,這部戲劇如此有力,以至於讓她再次經歷了過去 35 年的創傷,讓她流下了眼淚,並弄丟了她的隱形眼鏡。

「這表明人們在這些年裡忍受了多少痛苦。」她說。「如果我們能做任何事,我希望我們能讓年輕一代了解這一點。」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