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PRwire) – 「網紅」(Influencer)是一個褒貶不一的詞。你對它的第一反應,很可能就是你對由 Rachel Sennott 創作並主演的 HBO 新劇《I Love LA》——一部輕鬆喜劇——的感受。對於30歲以下的人來說,他們可能不記得沒有網紅的時代,以及所有行銷人員和銷售人員,這個詞的含義通常是中性到正面的。(一些研究發現,Z世代渴望成為網紅。)年紀越大的人,越可能覺得網紅文化有些尷尬,即使他們私下裡也會仔細研究Instagram上的穿搭分享。最後,還有少數幸運兒從未需要了解什麼是網紅。如果你是這樣的人,請隨意放下這篇評論,去追求更崇高的目標吧。
《I Love LA》是繼《Girls》十多年前引發千禧一代關於和之間的爭議後,又一部由年輕人創作並關於年輕人的作品(包括《Genera+ion》和《Sex Lives of College Girls》),它理解追求名譽、成功和財富本身所固有的危險。Sennott 對於網紅世界的荒謬運作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更不用說一些關於它的絕妙笑話了。但她在這部8集的劇集中對這種新型名人文化的參與是如此膚淺,以至於很難判斷這部劇究竟是對膚淺的評論,還是它本身就很膚淺。
 
Sennott 的笨拙、強烈和魅力兼具的特質讓她在《Shiva Baby》和另一部黑色喜劇《Bodies Bodies Bodies》中大放異彩,並幾乎挽救了 HBO 失敗的流行歌手邪教劇《The Idol》。她將類似的能量帶到了 Maia 這個角色身上,Maia 渴望「大生活」,但多年來一直在名為 Alyssa 180 的人才管理公司擔任助理,前途渺茫。我們在她的27歲生日早晨遇到她,她正在滑手機;在地震中與她溫柔的老師男友 Dylan (Josh Hutcherson 飾) 大聲做愛;然後他在刷牙時,她坐在馬桶上焦慮於頻繁的尿道感染。這一切都非常符合西海岸版的 Lena Dunham 風格。但儘管坦率,這部劇更關心野心,而非性慾或性別關係。
除了 Dylan,他似乎是洛杉磯唯一腳踏實地的人,Maia 身邊都是自戀的追逐聲量者。她的老闆 Alyssa,一個有時很有趣的「女強人」原型,由選角巧妙的 Leighton Meester 飾演,聲稱是她的導師,但對晉升卻遮遮掩掩。Maia 的不靠譜朋友 Alani (True Whitaker 飾) 和 Charlie (Jordan Firstman 飾) 分別是一個著名父親的製作公司的名義副總裁,以及一個對小有名氣的流行歌手奉承拍馬屁的口無遮攔的造型師。
 
Maia 的昔日好友兼勁敵 Tallulah (Odessa A’zion 飾),一位冉冉升起紐約網紅的突然到來,既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威脅。如果 Maia 成功將 Tallulah 簽入 Alyssa 180,她的老闆就必須將她晉升為經理。但活潑、不擅謀略、自由奔放的 Tallulah 也有在一個城市裡吸走所有關注的傾向,讓 Maia 淪為配角。《I Love LA》講述了我們這位 Type A 型主角努力將事業與友誼結合,將她稱霸產業的夢想寄託在一個可能過於真實而不利於投資的 It girl 身上。
Sennott 和 A’zion(《Euphoria》創作者的女兒)完美搭配,前者充滿緊張的能量,後者則以魅力和衝動取勝。在本季的過程中,確實發生了一些角色發展。Maia 質疑她究竟想有多麼殘酷;Tallulah 則對自己的形象被扭曲感到不滿。而當它戲仿其亞文化規範時,這部劇可能會非常喧鬧,從居家維生素靜脈注射到宣揚美德的零食品牌,再到對網紅聯名 Chipotle 碗毫不諷刺的讚美。客串明星的運用既不頻繁又恰到好處。這一切造就了一部有趣但大多容易被遺忘的作品。我一直徒勞地等待著《I Love LA》能展現出比其角色更多的洞察力的暗示。Sennott 從未跳出框架,去探究是什麼樣的人湧向網紅圈以及為什麼,或者這種看似沒有靈魂的工作是否能找到任何意義。也許存在的靈魂探索對於一個可能比任何其他仍在世的人都必須更努力才能生存的世代來說,是一種過於奢侈的享受。但是,如果你不準備進行一些內省,那又何必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創作藝術呢?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