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上一次遭竊是什麼時候

Louvre Closes After Jewellery Heist

(SeaPRwire) –   羅浮宮最初是一座12世紀末的堡壘,旨在保衛法國首都免受英國入侵。然而,儘管這座標誌性博物館最初是為了守護和鞏固該地區而建造,竊賊仍多次成功突破其防禦,盜走無價的藝術品。

在這些歷史性竊案中,最廣為人知的或許是1911年李奧納多·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失竊案,這起事件使該畫作家喻戶曉。義大利雜工文森佐·佩魯賈最終在28個月後試圖出售該畫作時被捕,畫作於1914年重返羅浮宮。

博物館最近一次搶劫案是否會以類似的失而復得告終,仍有待觀察。在此次事件中,一夥竊賊盜走了「價值連城」的法國珠寶。上一次失竊案則沒有:1998年,竊賊盜走了尚-巴蒂斯特·卡米耶·柯洛的《塞夫勒之路》,近25年後,這幅19世紀的風景畫至今仍未尋回。

那是羅浮宮當年發生的第二起竊案。1998年1月,一條項鍊失竊數月後,一名不明人士於5月3日大白天從畫框中取走了柯洛的這幅小畫作,該畫作尺寸約為13 x 19英吋。儘管警方封鎖了博物館出口近三小時,搜查了當天在場的遊客,竊賊卻逃脫了。

調查人員尋找留在畫框和玻璃上的指紋。當時,當局表示,這件藝術品體積小巧,易於藏匿。他們認為這幅估價130萬美元的畫作最終被轉賣或在黑市上盜賣。 

1990年代整體而言是博物館的關鍵時期。在柯洛畫作失竊前幾年,博物館工作人員於1990年7月宣布十幾件埃及文物失蹤數天後,時任羅浮宮館長米歇爾·拉克洛特宣布法國進入危機,稱其他法國博物館也面臨類似的搶劫案。 

拉克洛特表示,羅浮宮將在1991年將其安全預算增加1000萬法郎。但多年後,一位博物館發言人於1998年表示,由於資金不足,羅浮宮未能在其眾多走廊和房間中安裝電視監控攝像頭。他說,柯洛的畫作所在的房間就沒有攝像頭。

然而,1998年5月的竊案促使博物館採取了更嚴格的安全措施。儘管這幅失竊的風景畫尚未尋獲,博物館確實數十年沒有發生另一起竊案——直到上週日。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